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段很稱心的文章,寫道:「我喜歡料理,因為可以加入我的想像,當煮出的食物符合想像中的美味時,那種興奮的感覺難以言喻!」
中阿!這就是我一直以來,熱中並鑽研於料理的原因,我一直把喜歡做料理的人分成兩類,第一種是自己很喜歡吃,所以常常做,不管別人怎麼想,他自己吃的開心最重要;第二類則是喜歡做給別人吃,看到別人讚賞的反應,那種成就感,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!但有一個缺點,就是當別人說不好吃的時候,會覺得很挫折,並且不斷改進,一定要做到大家都說「讚」才罷休!
我就是這第二種人,那天在搜尋不同的咖哩做法時,偶然在文章分類區看到「在家也能做出好吃的印度洞窯烤餅」,整個人像被章魚吸住動彈不得,心理冒出無限的興奮和訝異:「這個東西我沒做過!但是很好吃!我要來試試看!」。
為什麼我知道很好吃呢?依稀記得在很多很多年前,老姊總是對異國料理懷抱各樣憧憬,泰式、義式、印度、星馬她都喜歡,有一天去逛台北101,看到地下美食廣場的「印度皇宮,香料達人」,就拉我進去買了一塊蒜香烤餅,記憶很模糊,只記得餅皮外面很酥脆而內有層次,一絲一絲的吃,有點像某種披薩餅皮,雖然上面沒有豐富佐料,卻很有小麥香混合著各種辛香料,給人簡單又純粹的幸福感!
就此我一直覺得,我們麵包店怎麼不賣這個呢?店裡主管一天到晚抱怨生意不好,如果有一個烤餅SHOW,每天固定下午4~5點,師傅現場揉麵、烤餅,試賣期間還附贈特製咖哩醬配著吃,應該可以引爆話題吧!多棒的行銷!現在麵包店太沒有新意了!
言歸正傳,印度人稱這種餅為Naan(發音似"南"),咖哩醬只配薑黃飯或嫌單調,要知道印度人吃咖哩,總是搭配著多種米飯與烤餅,沾著4、5種不同咖哩醬混搭著吃,多做個烤餅或許能增添新意,並且餵飽嗜澱粉者的胃!
大家看完了這篇「在家也能做出好吃的印度洞窯烤餅」,我想從沒做過烤餅的人,也能跟我一樣抓到了兩個重點,第一烤餅不能用平底鍋乾烙,因為烙太久時間餅會乾掉不好吃,第二麵團的比例很隨意,不要攪打出筋,並且麵團會很濕軟。
不過我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,他說因為能分上下火的烤箱,幾乎最多只到250℃,而專業的印度烤餅Tandoor(坦都爐)都是300℃~500℃,所以改用家庭小烤箱製作,理由是小烤箱可以不斷加熱,反而比專業的上下火烤箱更可以到達較高的溫度,我家沒有小烤箱無法實驗,對於這個做法也抱持懷疑,畢竟小烤箱再怎麼加熱,恐怕甚至連250℃都到不了,所以還是用我家的「上下火烤箱」做了生平第一次的印度烤餅。
以下是他的配方:
中筋麵粉 300g
橄欖油 20g
鹽巴 2小匙(Tea Spoon)
白細砂糖 10g
室溫牛奶 120g
溫水100g
優格 30g
乾酵母 1小匙(Tea Spoon)
P.S
1.這邊用室溫牛奶和溫水,是為了利於酵母發酵,倒不是為了溫水麵、燙水麵之故。
2.我當天做的份量是兩倍,因為怕人太多不夠吃,澱粉比較能餵飽人。
麵團作法:
1.室溫牛奶和乾酵母攪拌均勻。(鹽巴和牛奶先混勻,是為避免酵母和鹽、糖直接接觸,容易讓酵母死去沒有功效)
2.麵粉加入鹽、糖、橄欖油、優格。
3.一次加入溫水和牛奶酵母液。
4.混合拌均勻為濕軟的麵團,不需過度攪打(我想那麼黏你也很難攪打),用濕布蓋著,發酵1小時。
5.麵糰分切(當天測試50g和80g的麵糰),滾圓,再發酵15分鐘。
(這邊的發酵主要是為了鬆弛,其實直接製作也是可以,但鬆弛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,在後面第四次做烤餅會再提到。)
烤製:
雖然文章中說到,不要用平底鍋乾烙,怕時間過久餅皮乾掉,但天真的我卻以為是作者家裡的平底鍋太遜,於是我打算用我的中華炒鍋來烙,因為鐵鍋傳熱速度最快。
我心裡是這麼打算的:「把鐵鍋用大火燒到很燙很燙很燙,然後在弄完餅皮的瞬間放入鐵鍋讓它快速吸熱,應該就可以媲美Tandoor(坦都爐)了吧?!…得意的偷笑」。
很可惜事與願違,餅皮的操作與烙製實在太緊湊了,我只能拍下這張剛放下鍋的圖,後來餅皮瞬間焦掉,因為客人已經到達家中,太丟臉所以趕緊丟棄,忘了拍照。
就此我體悟了烤餅第三定律(擅自把人家那邊文章的兩個定律加入…),烤餅要溫度高而不是火力大。
烤餅雖然要用瞬間高溫烤熟、烤酥以保持些許水分,不至於整塊太乾,但卻是環境事先擁有高溫,而不是用後加的火力催動,餅皮隔著薄鐵皮大火一直燒,當然會燒焦!但炒菜鍋又不可能媲美烤箱,有好的保溫性,可以事先預爐,所以中華炒鍋製餅法宣告失敗!!
我只好乖乖的馬上將烤箱轉到上下火都最高溫250℃,由於烤箱有點小,當天是一片一片烤完的,評價雖然不低,但我內心深處知道,這不是我要的烤餅!!
由於溫度只有250℃(沒有電子顯示實際溫度,所以還要計算失真),我整整烤了6分鐘,一面3分鐘,烤出來雖然沒焦,賣像也很好,但整片餅皮只有像餅乾很脆的口感,卻沒該有的些許嚼勁。
宴客結束後失望之餘,我繼續上網研究印度烤餅的製作,得到的視頻不是日文就是聽不懂的印度英文,這時只能發揮強大的觀察力,看他們操作時的細節,有哪些是我漏掉的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FiPoYl14Kk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nQxQrtcra8%20%20
他們都會再把餅拉成更像三角形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9dMVO9FlDw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Qx0jqU4H2M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Pi_5cR_Qtg
直接在空中拍甩出角狀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sfBY9Nqh-w
最詳細慢動作的拍餅法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dFuqyI1nmE
(0:54~0:57秒,記者:烤餅要好吃千萬不能用桿的,得用拍的?!日後我才知道這句話,讓我造成了一個一直過不了的瓶頸)
我發現有兩個重點,首先我當天也想用雙手,把餅在空中拍來拍去卻學不會,所以只是放在桌上用手拍壓得很平很平,我想這就是導致烤餅很乾沒嚼勁的主因,用手在空中拍則會造成有些地方薄有些地方稍厚,厚的地方有咬勁,薄的地方則酥脆,這就是印度烤餅好吃的原因,口感「時而酥脆時而耐嚼」,非常有層次,於是我不斷地觀察、模擬、想像在手上要怎麼拍才能順利完成。
第二個重點就是,印度廚師用的Tandoor(坦都爐),有點像坊間做胡椒餅那種窯爐,它的溫度不是一般家庭烤箱可比擬的,造型更不可能,但一定要想辦法把烤焙時間縮短到3分鐘,因此我決定利用地利之便,嘿嘿!那麼剛好我就在歐式麵包店上班,最高溫400℃的蒸氣烤爐、石板、進爐活動拖板、出爐鏟等,所有工具設備一應俱全,就此開始我的烤餅實驗大作戰。
留言列表